协商解除后发现怀孕,协商解除有效吗?来源:指尖HR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后办理离职手续前,发现怀孕的女职工能否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事件回放 2015年8月,女职工吴某进入某制造公司,从事采购工作。吴某进入该公司后,双方签订了2015年8月起至2018年8月止为期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2000元。 期间,制造公司为吴某依法缴纳了各项社会保险费。2016年8月30日,该公司与吴某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并出具了解除劳动关系书面证明。同时,双方签订了《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协议再次明确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关系,并约定吴某于2016年9月30日前办理离职手续,该公司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支付吴某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 2016年9月10日,吴某经检查发现自己怀孕,遂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要求制造公司撤销《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恢复劳动关系并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仲裁裁决 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制造公司与吴某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了劳动合同,不是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吴某也不能证明自己同意协商一致解除的意思表示是受到了制造公司的欺诈、胁迫或者制造公司乘人之危威逼其同意“协商一致解除”。因此,尽管该女职工事后发现怀孕,也并不能因此而改变2016年8月30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据此,驳回吴某的申请。 温馨提示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不得依照该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情况,其中包括了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这两条法律规定也普遍被认为是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辞退“三期”女职工的直接法律依据。 但是,应当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从条文可以看出,除法定无效情形外,双方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有效。也就是说法律并不禁止“三期”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